
京津冀協同發展 保定白溝在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前沿
2021-09-15
白溝,中國北方著名的國際商貿名城。早在80年代,白溝便依靠改革開放的便利條件,和豐富的商業底蘊形成了早期專業市場的雛形。90年代,白溝專業市場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箱包、服裝、鞋帽等十個專業市場陸續形成,白溝也迅速發展成為了“北方義烏”。新世紀的白溝,服飾廣場、國際箱包城、國際商貿城等十座現代化專業商城拔地而起,專業市場全面進入整合提升的跨越式發展階段。而在今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趨勢下,白溝又沖在了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最前沿。從2014年5月8日以來,白溝大紅門國際服裝城正式簽約、商戶入住、開門迎客等,無一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紅白聯手”,正緊緊抓住新時期的新機遇。
機遇,領先一步
幾天前,從北京市豐臺區的“兩會”上傳來的一個消息讓白溝人振奮——從今年起,大紅門地區將以每年10%的削減速度外遷市場與商戶,初定業態調整期為五年。年內,大紅門地區的12個市場將伴隨改造進度外遷。
據統計,北京豐臺區大紅門地區目前共有45個市場,經營商戶24500家,主要以服裝服飾批發、紡織品批發為主,70%為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提供批發服務。豐臺區的升級改造,將把為“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服務的功能轉移,這無疑將成為環首都地區發展的機遇。而在這機遇中,白溝已經取得領先優勢。
“河北石家莊、永清目前都在和豐臺談合作,但更主要的還是向白溝遷移。”北京豐臺區副區長鐘百利這樣說。
優勢,基礎雄厚
白溝獲得大紅門眾多市場和商戶的青睞,并不是偶然的。雄厚的基礎,成就了白溝獨特的優勢。
白溝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專業化市場,同時還是周邊容城服裝、安新制鞋、高陽紡織、安國中藥材、蠡縣皮毛等商品的集散地,可提供全產業鏈各項配套服務,商業氛圍濃厚,市場輻射廣闊,已經形成了集箱包、服裝、鞋帽、小商品等十幾大行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商貿集群,日上市商品超過150大類,250多萬個品種,800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擁有14個專業市場,總經營面積400多萬平方米,2013年市場成交額達760億元。
白溝現已建成完備的商貿物流體系貨運線路通達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有200多條貨運線路,貨運站點121家,全國26個物流品牌企業在白溝聚集,貨物年吞吐量達1700多萬噸。
此外,近年來白溝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目前已有電商經營者1.26萬家,年經銷額達40億元,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淘寶村。
環境,不斷完善
雖然基礎雄厚,且具有獨特的優勢,但白溝并沒有固步自封。相反,在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最前線,白溝不斷完善自己的軟硬件,力求為入駐白溝的市場和商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條件。
在白溝,有政府的政策支持。2014年7月28日,河北省正式發布《關于支持白溝新城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以建設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中國北方國際商貿中心、輕工產品流通樞紐和重要研發設計制造基地,打造保定東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指導和支持白溝新城盡快完善和細化城市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更好的承接北京批發市場轉移,加快產業集聚”。
在白溝,有金融對接。2014年,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和河北分行召開了京冀農行商戶金融座談會,了解大紅門地區商戶在市場功能調整疏解中的金融需求。
在白溝,產業集群甚至成為了旅游資源。中鐵旅業集團與白溝合作,專門打造品牌旅游路線,利用中鐵旅業的客戶資源,促進白溝地區旅游品牌形象的樹立,帶動兩地商貿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預計每年將帶動10萬人次到白溝旅游。
在白溝,商戶的生活、教育、醫療全都不叫事。為了解決大紅門地區商戶入駐白溝后的生活、教育、醫療等問題,白溝新城大力度對于城市中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全面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承載能力。在教育方面,白溝已經在相應片區內規劃建設了2所小學、1所高中。同時,北大、北師大附中等名校也在洽談合作入駐白溝。目前,白溝有各類學校20余所,外來人口子女可享受同等免費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方面,白溝投資2.1億元,按照三甲醫院的標準建設了有600張床位的白溝京南醫院,其主體工程也已經竣工。同時,北京知名醫院通過專家會診、建設分院的形式加強與白溝地區的合作。除此之外,通往白溝的交通狀況也會有所改變。據了解,設有白溝站的津保高鐵也將于今年通車;首都二機場的快軌將與保津城際鐵路白溝站相連;北京至白溝的京白公路將升級為國家一級公路。
2014年7月18日,首屆“京津冀協同發展市場論壇”在北京舉行,白溝新城獲得“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市場轉移示范基地”稱號,河北白溝和道國際市場獲得“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轉移示范市場”稱號。這沉甸甸的榮譽,或許就是白溝人抓住新時期新機遇的最好注解。